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埃塞俄比亚将建两座地热能电站”等三则
发布时间:2019-09-24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打印 作者:admin
埃塞俄比亚将建两座地热能电站
据彭博社消息,冰岛能源开发企业Reykjavik Geothermal(RG)计划投资44亿美元,用于开发埃塞俄比亚地热能项目。目前该项目地热钻探合同仍待最终敲定。 据悉,RG计划于今年9月开工钻探,选址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南部的Corbetti和Tulu Moye,计划建成两座装机500兆瓦的地热电站。RG称,这两座地热电站一旦建成,都有望成为非洲最大的独立电力生产商。 据RG首席运营官Gunnar Orn Gunnarsson透露,对该地区的地表勘探显示地下有巨大的火山口,地下活火山带来的蒸汽产能至少达到1000兆瓦。 彭博社分析认为,一旦建成,该项目将助力埃塞俄比亚到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目前,该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仅有4200兆瓦,能够为其40%的人口提供电力。埃塞俄比亚邻国肯尼亚目前已经安装了685兆瓦的地热发电能力,为该国居民提供了近1/3的所需电力。 根据规划,该地热项目第一阶段将开发50-60兆瓦装机,每个项目需要约1.75亿美元投资,RG在每个项目中都持有少数股份。建成整个项目所需预算约为22亿美元,其中预计有75%资金将来自于股权融资,该项目的其他业主包括非洲可再生能源基金、冰岛钻井公司及欧洲投资企业Meridiam SAS。 雄安新区打出华北第一地热井 近日,由河北省地矿局水文三队负责施工的雄安新区地热勘查D35孔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从河北省地矿局了解到,该地热井无论水温还是水量在华北地区都是最高的,被专家称为华北地区第一地热井。 该地热井井深3853米,井口水温108.9℃,孔底温度116℃,仅这一口深层地热井就可以满足50多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地热勘查D35孔是由新装备的ZJ50LDB钻机施工完成,该孔于2018年9月18日正式开钻,纯钻进时间112天。该孔设计孔深为4000米,实际钻井深度为3853米,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
雄安新区是我国中东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地区。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勘查首份评价报告出炉,内容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结果。报告显示,容东片区深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3.71万吨,供暖总能力约300万平方米。普遍适宜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为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和小型单体建筑供暖。接下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拓展雄安新区三大地热田整装勘查和重点规划建设区地热资源评价,支撑雄安新区能源规划和地热资源可持续高效开发。 安徽省池州大力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发布了《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池州市地热资源(地热能)总量为1.00×10^13千卡,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2.05×10^12千卡,热储层中水储存总量为3.61×10^8立方米。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值得统筹规划充分利用。 据估算,全国28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能量相当于每年3.56亿吨标准煤,如有效开发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2.48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52亿吨。目前,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物应用面积已超过1.4亿平方米。 根据2010年池州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2010年池州市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对市区东部55km2范围进行了浅层地热资源调查,具体位置包括主城区清溪河以东、北至长江、东至平天湖、南至站前区。设计勘查面积约50平方米,实际调查面积约50.26平方米。 根据调查结果,该区域内全新统(alQ4)下部细~中粗粒沙砾层、三迭系南陵湖组(T1n)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是本区浅部埋藏浅,可采资源量大,含水层渗透条件好,回灌易,水质无侵蚀性,水温17-25℃,温度适宜,具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因此上述地层(alQ4、T1n 、P1q)分布区可作为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能的首选区域。池州市主城区各水体水系水质达到Ⅱ~Ⅲ类标准,水温15~25℃之间,满足地表水水源热泵使用要求。 《依据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T0225-2009)、《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11615-89)和《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240-85)估算,池州市浅层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地热能)总量为1.00×10^13千卡,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 2.05×10^12千卡,热储层中水储存总量为3.61×10^8立方米,其中:容积储存量为 3.60×10^8立方米,弹性存储量为4.90×10^4立方米。
《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指出,目前池州市浅层地热能只有少量应用,该勘探范围内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2.05×10^12千卡,即使开采其中的10%,就能够满足4000万平方米建筑冬季同时采暖需求。 《规划》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本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保护地下水水质;二是保护地下水资源,优先采用单井抽灌技术。依据动态数据规划控制分区,实行总量与强度双控;三是开采地表水资源必须按照《池州市地表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我国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南北均有开发,但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包括辽宁、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而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基本都在北方,包括河北、天津、陕西等地,南方几乎尚未开发。 安徽省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并要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到2020年,安徽省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将积极促进安徽省地热能资源开发应用。
据彭博社消息,冰岛能源开发企业Reykjavik Geothermal(RG)计划投资44亿美元,用于开发埃塞俄比亚地热能项目。目前该项目地热钻探合同仍待最终敲定。 据悉,RG计划于今年9月开工钻探,选址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南部的Corbetti和Tulu Moye,计划建成两座装机500兆瓦的地热电站。RG称,这两座地热电站一旦建成,都有望成为非洲最大的独立电力生产商。 据RG首席运营官Gunnar Orn Gunnarsson透露,对该地区的地表勘探显示地下有巨大的火山口,地下活火山带来的蒸汽产能至少达到1000兆瓦。 彭博社分析认为,一旦建成,该项目将助力埃塞俄比亚到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目前,该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仅有4200兆瓦,能够为其40%的人口提供电力。埃塞俄比亚邻国肯尼亚目前已经安装了685兆瓦的地热发电能力,为该国居民提供了近1/3的所需电力。 根据规划,该地热项目第一阶段将开发50-60兆瓦装机,每个项目需要约1.75亿美元投资,RG在每个项目中都持有少数股份。建成整个项目所需预算约为22亿美元,其中预计有75%资金将来自于股权融资,该项目的其他业主包括非洲可再生能源基金、冰岛钻井公司及欧洲投资企业Meridiam SAS。 雄安新区打出华北第一地热井 近日,由河北省地矿局水文三队负责施工的雄安新区地热勘查D35孔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从河北省地矿局了解到,该地热井无论水温还是水量在华北地区都是最高的,被专家称为华北地区第一地热井。 该地热井井深3853米,井口水温108.9℃,孔底温度116℃,仅这一口深层地热井就可以满足50多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地热勘查D35孔是由新装备的ZJ50LDB钻机施工完成,该孔于2018年9月18日正式开钻,纯钻进时间112天。该孔设计孔深为4000米,实际钻井深度为3853米,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
雄安新区是我国中东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地区。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勘查首份评价报告出炉,内容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结果。报告显示,容东片区深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3.71万吨,供暖总能力约300万平方米。普遍适宜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为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和小型单体建筑供暖。接下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拓展雄安新区三大地热田整装勘查和重点规划建设区地热资源评价,支撑雄安新区能源规划和地热资源可持续高效开发。 安徽省池州大力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发布了《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池州市地热资源(地热能)总量为1.00×10^13千卡,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2.05×10^12千卡,热储层中水储存总量为3.61×10^8立方米。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值得统筹规划充分利用。 据估算,全国28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能量相当于每年3.56亿吨标准煤,如有效开发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2.48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52亿吨。目前,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物应用面积已超过1.4亿平方米。 根据2010年池州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池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2010年池州市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对市区东部55km2范围进行了浅层地热资源调查,具体位置包括主城区清溪河以东、北至长江、东至平天湖、南至站前区。设计勘查面积约50平方米,实际调查面积约50.26平方米。 根据调查结果,该区域内全新统(alQ4)下部细~中粗粒沙砾层、三迭系南陵湖组(T1n)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是本区浅部埋藏浅,可采资源量大,含水层渗透条件好,回灌易,水质无侵蚀性,水温17-25℃,温度适宜,具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因此上述地层(alQ4、T1n 、P1q)分布区可作为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能的首选区域。池州市主城区各水体水系水质达到Ⅱ~Ⅲ类标准,水温15~25℃之间,满足地表水水源热泵使用要求。 《依据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T0225-2009)、《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11615-89)和《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240-85)估算,池州市浅层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地热能)总量为1.00×10^13千卡,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 2.05×10^12千卡,热储层中水储存总量为3.61×10^8立方米,其中:容积储存量为 3.60×10^8立方米,弹性存储量为4.90×10^4立方米。
《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指出,目前池州市浅层地热能只有少量应用,该勘探范围内可利用地热能资源量为2.05×10^12千卡,即使开采其中的10%,就能够满足4000万平方米建筑冬季同时采暖需求。 《规划》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本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保护地下水水质;二是保护地下水资源,优先采用单井抽灌技术。依据动态数据规划控制分区,实行总量与强度双控;三是开采地表水资源必须按照《池州市地表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我国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南北均有开发,但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包括辽宁、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而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基本都在北方,包括河北、天津、陕西等地,南方几乎尚未开发。 安徽省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并要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到2020年,安徽省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将积极促进安徽省地热能资源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