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多名院士共议页岩气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打印 作者:admin
11月10日,2019重庆英才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在南岸区重庆泛嘉控股有限公司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围绕页岩气开发及地热资源利用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 页岩气可持续开发要关注几大问题
本报讯 “涪陵页岩气田的成功开发,给国内油气相关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表示,重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作为中国的页岩气大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发现最早,页岩气探明储量最大,年产量近70亿立方米,相关技术也是国内最领先的,且重庆地区的页岩气未来开发潜力还很大。
康玉柱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生气的地质层位多达9个,而且具有多套页岩气成藏组合,因此产气的层位也很多,资源禀赋是比较好的。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在钻井、测井、压裂、改造等方面,已形成自主技术、装备和方法,不但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还形成了适应中国本地特色的页岩气开发体系和理念,为下一步中国页岩气的战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康玉柱说,页岩气与常规油气有一个区别,其单井产量递减率比较高,未来页岩气要形成可持续开发模式,需要注意把握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选区要选准,要真正选到“甜点”(页岩气藏勘探区域里商业开采率比较高的地方)上。其次钻井工艺要创新,要钻得更快,花的时间更短,而且必须保证质量。再次,储层改造及压裂技术要创新。最后,采气的速度是关键,这个涉及到油嘴的大小、压力的控制等多方面,需要不断深化认识。 康玉柱强调,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基本已形成整体技术系列,页岩气事业大有可为。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页岩气的构造条件、地质条件、成长条件以及地表条件都比较复杂,也比不上那些禀赋很好的国家。正因如此,未来页岩气的相关创新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加强设备研发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国实现成熟的页岩气商业化开发提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希望重庆在页岩气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示范作用
本报讯 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表示,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在勘探开发方面已应用了一些环保和绿色技术,希望重庆未来能够在页岩气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李廷栋说,随着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今完全可以做到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即使造成了一些破坏,也能够及时恢复。“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好的案例。”
李廷栋表示,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页岩气的开发都必然会带来一些环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勘探开发单位必须加大投入,进行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这涉及到水、土、植被、地质环境等多个层面,可能需要运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甚至要创新路子、创造新方法,最终是要实现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零污染。作为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田所在地,重庆也自然承担了这方面的使命,需要在相关研究和应用上做出成绩,为国内乃至世界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
李廷栋指出,目前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的高效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还需进一步攻关,建议重庆加大页岩气开发污染治理及配套装备、矿山生态保护技术、工程地质评价技术等方面的攻关,并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
重庆应扩大地热能应用
本报讯 “重庆是温泉之都,在低温地热利用方面有很多成果,希望今后能扩大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用地热资源造福重庆人民。”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表示。
目前,重庆围绕地热温泉资源,主要是发展旅游、康疗、度假等行业。作为地热勘查等领域的专家,多吉希望重庆未来能够将地热的利用范围,扩大到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比如罗非鱼这一类喜温鱼类,就可以使用地热来养殖。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地方通过地热温泉搞养殖业,发展得很好。
“重庆夏天比较热的时候,泡温泉的人不多,但这些地热资源通过热交换技术,可以为制冷设备、设施提供能源,从而起到制冷效果。”多吉说,地热还可以用来为住宅和公共建筑等供暖。
目前中国北方正推动清洁供暖,西安、天津等城市已经开始采用地热供暖,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得很快,而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需求也开始显现。在多吉看来,利用一些浅层的低温地热能,或者水力型的地热能来实施冬天供暖,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他指出,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有研究显示用1度电驱动地热能来供暖,能够起到替代3度电的供暖效果。
多吉认为,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地热资源都是中低温的,在中低温的地热利用技术水平上,跟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什么差别;而在温度超过150℃以上高温地热资源领域,国内勘查、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各界共同努力,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让地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
把经验变为科学让中医发扬光大
本报讯 11月10日,石学敏院士专场学术报告会在大渡口钢城大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做了题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报告。同日,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落户重钢总医院,其在中医针灸及脑病中医综合治疗方面的临床成果将全面引入重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科。
石学敏创制的“醒脑开窍针法”真正介入了中风急救,改写了中风的中医治疗史。
“在以前,中医药很少参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多在缓解期助力改善偏瘫、语言不利等后遗症。”石学敏说,醒脑开窍针法做到了救急康复同步进行,其阻止脑细胞死亡速度基本上比药物吸收过程快。
石学敏认为,中医的传统精髓不能丢,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地看病,个人的经验和科学规律还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疗效确定才能得到认可,治疗规范化才能易于推广。
追求规范化就有可能损失中医的灵活性,而很多人把后者看作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这一矛盾一直是中医界极具困惑又备受争议的问题。石学敏说,中医也许有两条路,一条按照传统的方向发展,另一条就是中医的现代化,在中医精华和现代科学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能够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推广发展,把经验变为科学,50、100年后,中医将大放光彩。
“我本身热爱中医,也反对中医西化。但是我希望中医的手法是确定的、规范的,中医的疗效是可重复的。对于醒脑开窍针法,大科学家用是这种手法,住院医生用也是这种疗效,不仅中医可以用,西医也可以推广,并且有同样的疗效。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学生也会用,并不是一个高明的老中医在世时名气大震、是这个地区的福分,他过世了,(病人)就再得不到高水平的治疗,就是这个地区巨大的损失。我们也不赞成僵化,醒脑开窍针法也有配穴和加减应用。”石学敏说。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洛朗·拉福格:
数学之美在于难以准确定义
本报讯 11月10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教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以“发展数学之美”为题作了专场学术报告,畅谈了数学的奇妙世界和对知识与真理的理解。
“语言是一切的开始。”洛朗·拉福格称,语言的力量展现在各个领域。而语言在数学中的作用是多样的,它可以用于下定义,让表述更加清楚更加精确;可以用于表达,让描述更加直接简明和准确;可用于讲故事,让数学书籍或论文的线性结构更明晰等。因此,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学习、研究好数学问题,首先要学好语言。
洛朗·拉福格表示,数学的历史悠久,是一门重要的集合性学科,具有社会性,并非孤立的。首先,它是文学的一部分,数学具有理性思维与有序性,它让一个故事特别是小说的呈现更有顺序,同时提供了一个看待事物、事件的全新视角。
其次,数学与历史、哲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哲学观点对一个数学新知识、新思维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洛朗·拉福格说,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但数学的魅力正在其中。“数学中的文字犹如游记一样,仿佛数学家在游览一处景观并描述他的所见。”他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数学美感的理解。 洛朗·拉福格表示,世界是理性的存在,而真理是无限的,一所大学存在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创造新知识,更在于探寻真理、追求真理。身为大学生,应该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知识,不仅要关注独特性与多样性,更应重视其全面性与深度性。
(由记者白麟、李珩、韩毅采写)
本报讯 “涪陵页岩气田的成功开发,给国内油气相关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表示,重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作为中国的页岩气大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发现最早,页岩气探明储量最大,年产量近70亿立方米,相关技术也是国内最领先的,且重庆地区的页岩气未来开发潜力还很大。
康玉柱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生气的地质层位多达9个,而且具有多套页岩气成藏组合,因此产气的层位也很多,资源禀赋是比较好的。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在钻井、测井、压裂、改造等方面,已形成自主技术、装备和方法,不但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还形成了适应中国本地特色的页岩气开发体系和理念,为下一步中国页岩气的战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康玉柱说,页岩气与常规油气有一个区别,其单井产量递减率比较高,未来页岩气要形成可持续开发模式,需要注意把握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选区要选准,要真正选到“甜点”(页岩气藏勘探区域里商业开采率比较高的地方)上。其次钻井工艺要创新,要钻得更快,花的时间更短,而且必须保证质量。再次,储层改造及压裂技术要创新。最后,采气的速度是关键,这个涉及到油嘴的大小、压力的控制等多方面,需要不断深化认识。 康玉柱强调,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基本已形成整体技术系列,页岩气事业大有可为。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页岩气的构造条件、地质条件、成长条件以及地表条件都比较复杂,也比不上那些禀赋很好的国家。正因如此,未来页岩气的相关创新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加强设备研发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国实现成熟的页岩气商业化开发提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希望重庆在页岩气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示范作用
本报讯 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表示,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在勘探开发方面已应用了一些环保和绿色技术,希望重庆未来能够在页岩气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李廷栋说,随着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今完全可以做到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实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即使造成了一些破坏,也能够及时恢复。“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好的案例。”
李廷栋表示,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页岩气的开发都必然会带来一些环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勘探开发单位必须加大投入,进行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这涉及到水、土、植被、地质环境等多个层面,可能需要运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甚至要创新路子、创造新方法,最终是要实现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零污染。作为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田所在地,重庆也自然承担了这方面的使命,需要在相关研究和应用上做出成绩,为国内乃至世界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
李廷栋指出,目前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的高效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还需进一步攻关,建议重庆加大页岩气开发污染治理及配套装备、矿山生态保护技术、工程地质评价技术等方面的攻关,并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
重庆应扩大地热能应用
本报讯 “重庆是温泉之都,在低温地热利用方面有很多成果,希望今后能扩大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用地热资源造福重庆人民。”11月10日,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新进展技术咨询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表示。
目前,重庆围绕地热温泉资源,主要是发展旅游、康疗、度假等行业。作为地热勘查等领域的专家,多吉希望重庆未来能够将地热的利用范围,扩大到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比如罗非鱼这一类喜温鱼类,就可以使用地热来养殖。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地方通过地热温泉搞养殖业,发展得很好。
“重庆夏天比较热的时候,泡温泉的人不多,但这些地热资源通过热交换技术,可以为制冷设备、设施提供能源,从而起到制冷效果。”多吉说,地热还可以用来为住宅和公共建筑等供暖。
目前中国北方正推动清洁供暖,西安、天津等城市已经开始采用地热供暖,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得很快,而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需求也开始显现。在多吉看来,利用一些浅层的低温地热能,或者水力型的地热能来实施冬天供暖,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他指出,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有研究显示用1度电驱动地热能来供暖,能够起到替代3度电的供暖效果。
多吉认为,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地热资源都是中低温的,在中低温的地热利用技术水平上,跟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什么差别;而在温度超过150℃以上高温地热资源领域,国内勘查、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各界共同努力,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让地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
把经验变为科学让中医发扬光大
本报讯 11月10日,石学敏院士专场学术报告会在大渡口钢城大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做了题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报告。同日,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落户重钢总医院,其在中医针灸及脑病中医综合治疗方面的临床成果将全面引入重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科。
石学敏创制的“醒脑开窍针法”真正介入了中风急救,改写了中风的中医治疗史。
“在以前,中医药很少参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多在缓解期助力改善偏瘫、语言不利等后遗症。”石学敏说,醒脑开窍针法做到了救急康复同步进行,其阻止脑细胞死亡速度基本上比药物吸收过程快。
石学敏认为,中医的传统精髓不能丢,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地看病,个人的经验和科学规律还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疗效确定才能得到认可,治疗规范化才能易于推广。
追求规范化就有可能损失中医的灵活性,而很多人把后者看作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这一矛盾一直是中医界极具困惑又备受争议的问题。石学敏说,中医也许有两条路,一条按照传统的方向发展,另一条就是中医的现代化,在中医精华和现代科学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能够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推广发展,把经验变为科学,50、100年后,中医将大放光彩。
“我本身热爱中医,也反对中医西化。但是我希望中医的手法是确定的、规范的,中医的疗效是可重复的。对于醒脑开窍针法,大科学家用是这种手法,住院医生用也是这种疗效,不仅中医可以用,西医也可以推广,并且有同样的疗效。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学生也会用,并不是一个高明的老中医在世时名气大震、是这个地区的福分,他过世了,(病人)就再得不到高水平的治疗,就是这个地区巨大的损失。我们也不赞成僵化,醒脑开窍针法也有配穴和加减应用。”石学敏说。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洛朗·拉福格:
数学之美在于难以准确定义
本报讯 11月10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教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以“发展数学之美”为题作了专场学术报告,畅谈了数学的奇妙世界和对知识与真理的理解。
“语言是一切的开始。”洛朗·拉福格称,语言的力量展现在各个领域。而语言在数学中的作用是多样的,它可以用于下定义,让表述更加清楚更加精确;可以用于表达,让描述更加直接简明和准确;可用于讲故事,让数学书籍或论文的线性结构更明晰等。因此,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学习、研究好数学问题,首先要学好语言。
洛朗·拉福格表示,数学的历史悠久,是一门重要的集合性学科,具有社会性,并非孤立的。首先,它是文学的一部分,数学具有理性思维与有序性,它让一个故事特别是小说的呈现更有顺序,同时提供了一个看待事物、事件的全新视角。
其次,数学与历史、哲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哲学观点对一个数学新知识、新思维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洛朗·拉福格说,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但数学的魅力正在其中。“数学中的文字犹如游记一样,仿佛数学家在游览一处景观并描述他的所见。”他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数学美感的理解。 洛朗·拉福格表示,世界是理性的存在,而真理是无限的,一所大学存在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创造新知识,更在于探寻真理、追求真理。身为大学生,应该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知识,不仅要关注独特性与多样性,更应重视其全面性与深度性。
(由记者白麟、李珩、韩毅采写)
上一篇:今冬地热能供暖模式全面开启
下一篇:河北省深层地热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